養老投資
嘉實將養老金業務定位為長期戰略業務,深度涉足包括主權財富和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企業/職業年金、養老目標基金在內的三大養老業務 養老投資主頁 |
---|
來源:市場資訊
2024年12月3日,第12屆中國責任投資論壇(China SIF)年會在京成功舉行。年會由商道融綠主辦,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金融倡議組織(UNEP FI)、聯合國可持續證券交易所倡議組織(UN SSE)聯合主辦。來自監管、市場、學界、國際組織等各界數十位專家在年會上發表觀點,熱議ESG投資20年的發展,及中國責任投資的機遇與挑戰。
嘉實基金ESG投研負責人韓曉燕出席了本屆峰會,并在“平行論壇B1-氣候韌性與企業轉型”上發表演講。
以下為演講全文摘錄。
以ESG治理驅動企業綠色低碳轉型
韓曉燕
隨著我國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ESG治理已成為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工具,以及衡量其可持續發展質量的重要參照。例如,環境議題強調關注企業的環境管理、綠色低碳轉型等相關能力和表現,與國家綠色發展戰略目標高度契合,是落實社會和企業自身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有效路徑和方法; ESG在賦能實體經濟轉型方面的作用可以體現在其對新質生產力的促進作用,新質生產力的兩大抓手是創新和綠色,與ESG的核心要義高度一致,因此ESG可以為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工具與指導,新質生產力的發展又進一步推動ESG理念深入實踐,二者形成良性促進與循環。
根據論壇安排,下面我想和大家交流關于以ESG治理驅動企業綠色低碳轉型的幾點思考。
一、ESG治理與綠色轉型及新質生產力的內在關系
隨著中國綠色金融政策體系的加速完善,ESG治理的作用愈加凸顯。從2016年的《關于構建綠色金融體系的指導意見》到2024年的《關于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中國的綠色金融政策體系不斷完善,為ESG治理提供了堅實的制度保障。這些政策不僅標志著我國綠色金融頂層政策框架的建立,也為ESG治理提供了明確的指導和支持。
ESG治理通過六大作用推動企業綠色轉型:提升企業對環境議題的意識、敦促企業采取環境友好型解決方案、驅動綠色技術創新、改善環境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夯實公司治理,以及為綠色轉型提供有力資金支撐。
提升意識方面,ESG治理引導上市公司關注環境議題,并評估公司的戰略、商業模式等在短中長期內對氣候變化的適應性及調整能力。敦促行動方面,ESG激勵企業從被動遵守環保法規轉向主動尋求環境友好型解決方案,鼓勵上市公司采取綠色行動。驅動創新方面,ESG促進上市公司進行綠色技術創新,為綠色技術創新提供原生動力的同時也為企業在綠色創新方面帶來競爭優勢。改善信息透明度方面,ESG助力上市公司提升環境信息披露水平,ESG報告已經成為我國環境信息披露的重要載體。夯實治理根基方面,ESG推動公司治理水平提升,為上市公司綠色轉型提供有力支撐。資金賦能方面,ESG投資引導資金流向綠色領域。
此外,ESG理念為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提供了全面的指導框架。在環境層面,ESG推動企業采取更環保的生產方式,促進綠色技術創新與應用。在社會層面,ESG強調員工權益、可持續供應鏈、科技創新、產品與客戶以及社會價值創造。在治理層面,ESG要求企業遵守商業道德、保障利益相關方權益、透明信息披露,并建立有效的治理結構。另一方面,新質生產力發展推動ESG理念深入實踐。
二、綠色金融市場的發展
中國綠色金融市場規模持續增長,綠色信貸、綠色債券和綠色基金成為推動綠色轉型的重要金融工具。截至2024年上半年,綠色貸款余額達34.76萬億元,同比增長28.5%,占總貸款余額的13.61%。綠色債券發行累計額達3.71萬億元,綠色基金規模合計1978億元,占泛ESG基金(含ESG策略基金、ESG主題基金、公司治理基金和社會責任基金)產品總規模的58%。
綠色信貸是指金融機構為支持環境改善、應對氣候變化和資源節約高效利用等經濟活動,投向節能降碳產業、環境保護產業、資源循環利用產業、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生態保護修復和利用、基礎設施綠色升級、綠色服務等各領域綠色低碳轉型產業的貸款。綠色債券指募集資金專門用于支持符合規定條件的綠色產業、綠色項目或綠色經濟活動,依照法定程序發行并按約定還本付息的有價證券。綠色基金則是指投向節能減排、應對氣候變化和資源節約高效利用領域的專項投資基金。
我國目前已形成多層次綠色金融市場,為綠色轉型提供了多元化的金融支持。金融機構ESG信息披露要求的提升和綠色金融產品和服務的創新,進一步推動了綠色金融市場的發展。綠色金融可以通過資源配置、價格發現、風險管理等功能來推動生態綠色產業高效集群,引導資金向綠色低碳經濟領域聚集。
綠色金融的牽引作用體現在多個方面。首先,綠色金融業務納入評價、考核,逐步提升綠色投資比例。其次,機構綠色投資需求增長,碳金融、可持續掛鉤債券、轉型債券、REITs等產品不斷創新。再次,更完善的綠色金融和ESG投資基礎設施,如專職團隊、評估體系、系統支持,為綠色投資提供了堅實的基礎。此外,綠色分類目錄、轉型金融標準、碳因子庫建設等,為綠色投資提供了制度保障。最后,投資組合碳核算、環境績效,投票統計等金融機構ESG信息披露要求的提升,成為監管層推動全社會綠色轉型的重要抓手。
三、A股上市公司綠色轉型趨勢
下面我將用一組數字來刻畫A股上市公司的綠色轉型進展。據我們統計,A股上市公司在環境信息披露和管理體系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綠色程度不斷上升。首先,整體環境信息披露水平穩步提升,關鍵環境績效指標,如能源消耗量、水資源消耗披露率在近幾年不斷上漲。環境管理體系建設更趨規范化,上市公司中獲得環境管理體系認證、能源管理體系認證的比例逐年上升,有近半數公司制定了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2023年度,A股上市公司平均環保投入金額占營業收入比重從2022年度的0.49%升至0.51%,其中傳統高碳行業在環保投入方面顯著高于市場平均。
在綠色業務發展機遇方面,近年上市公司的綠色創新能力顯著提升,并且向綠色產品和服務業務轉化,綠色業務占比增長迅速。據研究統計,A股上市公司綠色技術(含綠色低碳)專利持有總量逐年上升,且低碳專利占綠色技術專利總數比逐步提升;截至2024年6月,54%、77%的A股上市公司持有至少一個低碳專利、綠色技術專利。上市公司在綠色產業領域的投入不斷增加,也推動綠色收入的落地,綠色營收呈現出穩健增長的趨勢。2023年,A股上市公司平均綠色營收占比達到25.63%,較上年提升了1.4個百分點。公用事業行業、電力設備行業在綠色產品和業務方面布局最為深入。
在市場高度關注的氣候變化應對方面,A股上市公司整體的氣候風險管理意識不斷加強,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開展了氣候風險與機遇的識別和評估工作,開展碳核算的比例也在上升。從溫室氣體排放量披露率、減排措施的披露率來看,上市公司對氣候變化的認知和應對能力逐步提升,特別是高碳行業在越發嚴格的政策標準和市場需求的驅動下展現了更高的積極性。據統計,2023年,A股上市公司溫室氣體排放量披露率提升至20%,比2022年提升了5%。高碳行業上市公司80%披露了碳減排措施,高于非高碳行業。
綜上所述,隨著政策的不斷完善和市場實踐的深入,ESG治理工作將在推動全社會綠色轉型和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中變得不可或缺。ESG治理不僅是企業自身發展的需要,也是響應國家戰略、實現能源安全的必由之路。在未來,我們有理由相信,ESG治理將在全球可持續發展進程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引領我們走向更加綠色、低碳和美好的未來。
債券發行人ESG表現與債券投資風險收益指標的相關性分析
嘉實基金韓曉燕:以ESG治理驅動企業綠色轉型
2024-12-20 來源:市場資訊
來源:市場資訊
2024年12月3日,第12屆中國責任投資論壇(China SIF)年會在京成功舉行。年會由商道融綠主辦,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金融倡議組織(UNEP FI)、聯合國可持續證券交易所倡議組織(UN SSE)聯合主辦。來自監管、市場、學界、國際組織等各界數十位專家在年會上發表觀點,熱議ESG投資20年的發展,及中國責任投資的機遇與挑戰。
嘉實基金ESG投研負責人韓曉燕出席了本屆峰會,并在“平行論壇B1-氣候韌性與企業轉型”上發表演講。
以下為演講全文摘錄。
以ESG治理驅動企業綠色低碳轉型
韓曉燕
隨著我國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ESG治理已成為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工具,以及衡量其可持續發展質量的重要參照。例如,環境議題強調關注企業的環境管理、綠色低碳轉型等相關能力和表現,與國家綠色發展戰略目標高度契合,是落實社會和企業自身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有效路徑和方法; ESG在賦能實體經濟轉型方面的作用可以體現在其對新質生產力的促進作用,新質生產力的兩大抓手是創新和綠色,與ESG的核心要義高度一致,因此ESG可以為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工具與指導,新質生產力的發展又進一步推動ESG理念深入實踐,二者形成良性促進與循環。
根據論壇安排,下面我想和大家交流關于以ESG治理驅動企業綠色低碳轉型的幾點思考。
一、ESG治理與綠色轉型及新質生產力的內在關系
隨著中國綠色金融政策體系的加速完善,ESG治理的作用愈加凸顯。從2016年的《關于構建綠色金融體系的指導意見》到2024年的《關于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中國的綠色金融政策體系不斷完善,為ESG治理提供了堅實的制度保障。這些政策不僅標志著我國綠色金融頂層政策框架的建立,也為ESG治理提供了明確的指導和支持。
ESG治理通過六大作用推動企業綠色轉型:提升企業對環境議題的意識、敦促企業采取環境友好型解決方案、驅動綠色技術創新、改善環境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夯實公司治理,以及為綠色轉型提供有力資金支撐。
提升意識方面,ESG治理引導上市公司關注環境議題,并評估公司的戰略、商業模式等在短中長期內對氣候變化的適應性及調整能力。敦促行動方面,ESG激勵企業從被動遵守環保法規轉向主動尋求環境友好型解決方案,鼓勵上市公司采取綠色行動。驅動創新方面,ESG促進上市公司進行綠色技術創新,為綠色技術創新提供原生動力的同時也為企業在綠色創新方面帶來競爭優勢。改善信息透明度方面,ESG助力上市公司提升環境信息披露水平,ESG報告已經成為我國環境信息披露的重要載體。夯實治理根基方面,ESG推動公司治理水平提升,為上市公司綠色轉型提供有力支撐。資金賦能方面,ESG投資引導資金流向綠色領域。
此外,ESG理念為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提供了全面的指導框架。在環境層面,ESG推動企業采取更環保的生產方式,促進綠色技術創新與應用。在社會層面,ESG強調員工權益、可持續供應鏈、科技創新、產品與客戶以及社會價值創造。在治理層面,ESG要求企業遵守商業道德、保障利益相關方權益、透明信息披露,并建立有效的治理結構。另一方面,新質生產力發展推動ESG理念深入實踐。
二、綠色金融市場的發展
中國綠色金融市場規模持續增長,綠色信貸、綠色債券和綠色基金成為推動綠色轉型的重要金融工具。截至2024年上半年,綠色貸款余額達34.76萬億元,同比增長28.5%,占總貸款余額的13.61%。綠色債券發行累計額達3.71萬億元,綠色基金規模合計1978億元,占泛ESG基金(含ESG策略基金、ESG主題基金、公司治理基金和社會責任基金)產品總規模的58%。
綠色信貸是指金融機構為支持環境改善、應對氣候變化和資源節約高效利用等經濟活動,投向節能降碳產業、環境保護產業、資源循環利用產業、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生態保護修復和利用、基礎設施綠色升級、綠色服務等各領域綠色低碳轉型產業的貸款。綠色債券指募集資金專門用于支持符合規定條件的綠色產業、綠色項目或綠色經濟活動,依照法定程序發行并按約定還本付息的有價證券。綠色基金則是指投向節能減排、應對氣候變化和資源節約高效利用領域的專項投資基金。
我國目前已形成多層次綠色金融市場,為綠色轉型提供了多元化的金融支持。金融機構ESG信息披露要求的提升和綠色金融產品和服務的創新,進一步推動了綠色金融市場的發展。綠色金融可以通過資源配置、價格發現、風險管理等功能來推動生態綠色產業高效集群,引導資金向綠色低碳經濟領域聚集。
綠色金融的牽引作用體現在多個方面。首先,綠色金融業務納入評價、考核,逐步提升綠色投資比例。其次,機構綠色投資需求增長,碳金融、可持續掛鉤債券、轉型債券、REITs等產品不斷創新。再次,更完善的綠色金融和ESG投資基礎設施,如專職團隊、評估體系、系統支持,為綠色投資提供了堅實的基礎。此外,綠色分類目錄、轉型金融標準、碳因子庫建設等,為綠色投資提供了制度保障。最后,投資組合碳核算、環境績效,投票統計等金融機構ESG信息披露要求的提升,成為監管層推動全社會綠色轉型的重要抓手。
三、A股上市公司綠色轉型趨勢
下面我將用一組數字來刻畫A股上市公司的綠色轉型進展。據我們統計,A股上市公司在環境信息披露和管理體系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綠色程度不斷上升。首先,整體環境信息披露水平穩步提升,關鍵環境績效指標,如能源消耗量、水資源消耗披露率在近幾年不斷上漲。環境管理體系建設更趨規范化,上市公司中獲得環境管理體系認證、能源管理體系認證的比例逐年上升,有近半數公司制定了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2023年度,A股上市公司平均環保投入金額占營業收入比重從2022年度的0.49%升至0.51%,其中傳統高碳行業在環保投入方面顯著高于市場平均。
在綠色業務發展機遇方面,近年上市公司的綠色創新能力顯著提升,并且向綠色產品和服務業務轉化,綠色業務占比增長迅速。據研究統計,A股上市公司綠色技術(含綠色低碳)專利持有總量逐年上升,且低碳專利占綠色技術專利總數比逐步提升;截至2024年6月,54%、77%的A股上市公司持有至少一個低碳專利、綠色技術專利。上市公司在綠色產業領域的投入不斷增加,也推動綠色收入的落地,綠色營收呈現出穩健增長的趨勢。2023年,A股上市公司平均綠色營收占比達到25.63%,較上年提升了1.4個百分點。公用事業行業、電力設備行業在綠色產品和業務方面布局最為深入。
在市場高度關注的氣候變化應對方面,A股上市公司整體的氣候風險管理意識不斷加強,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開展了氣候風險與機遇的識別和評估工作,開展碳核算的比例也在上升。從溫室氣體排放量披露率、減排措施的披露率來看,上市公司對氣候變化的認知和應對能力逐步提升,特別是高碳行業在越發嚴格的政策標準和市場需求的驅動下展現了更高的積極性。據統計,2023年,A股上市公司溫室氣體排放量披露率提升至20%,比2022年提升了5%。高碳行業上市公司80%披露了碳減排措施,高于非高碳行業。
綜上所述,隨著政策的不斷完善和市場實踐的深入,ESG治理工作將在推動全社會綠色轉型和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中變得不可或缺。ESG治理不僅是企業自身發展的需要,也是響應國家戰略、實現能源安全的必由之路。在未來,我們有理由相信,ESG治理將在全球可持續發展進程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引領我們走向更加綠色、低碳和美好的未來。